正當紅的主持人金星,近日分享犀利“教子經”——堅決不給孩子看手機、玩iPad。
在她家,孩子看電視要嚴格限制時間。就連學校布置的電腦作業(yè),她也會跟老師說:“家里沒電腦! 因為她堅信,12歲以前,視網膜還沒發(fā)育成熟,使用電子產品會損傷視網膜!
金星的做法引起了不少家長的效仿,嚴格禁止孩子使用數(shù)碼產品,專業(yè)人士怎么看?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?聘敝魅螚顣越淌谡J為,雖是為孩子好,但有點過度了。
楊曉教授認為,兒童用電子產品,能夠獲取知識和樂趣,不應該全盤否定。而且,如果家長堅決杜絕,小孩反而會報復性地去接觸。
楊曉教授
醫(yī)學博士,副教授,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?聘敝魅,廣東省視光學學會隱形眼鏡學組主任委員,國際隱形眼鏡教育者學會資深會員(FIACLE),國際角膜塑形學會亞洲分會(中國大陸地區(qū))學術委員,中國女醫(yī)師協(xié)會視光學分會委員
楊曉教授說:“孩子足月出生時,視網膜就發(fā)育得七七八八了!睂殞氃谀赣H肚子里時,最早發(fā)育起來的不是手,也不是腳,而是腦和眼睛。
約孕6周時,視神經開始發(fā)育;孕7~8個月時,視網膜上,除黃斑區(qū)外,其他負責感光的區(qū)域基本發(fā)育完善。
這里說的黃斑區(qū),是視網膜上對顏色最敏銳的區(qū)域。新生兒對黑白、條紋的東西感興趣,對鮮艷顏色的反倒興趣不大,原因可能是,黃斑區(qū)還沒發(fā)育起來。
大概在出生6個月,黃斑區(qū)發(fā)育完善,孩子獲得辨認顏色、分辨細節(jié)的能力。這也就標志著,視網膜發(fā)育成熟。
媒體經常報道,有白領、學生連續(xù)玩手機十幾小時,結果視網膜脫落,又是怎么回事?
楊教授表示:“可能是他們的視網膜本身已有病變,長時間看手機是一種誘因!
比如,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,可能導致視網膜病變,或者眼睛曾受撞擊,也會損傷視網膜。這些情況加上過度用眼,可引起視網膜脫落。
她提醒,使用電子產品后,若出現(xiàn)視力模糊、眼前有黑影等癥狀,要及時就診。
12歲前,更易近視,度數(shù)增長更快
電子產品對兒童視力的影響,更需關注。
楊教授表示,相比視網膜,屈光系統(tǒng)的生長要慢很多,大概到12歲時,眼球屈光發(fā)育才達到穩(wěn)定。
所以,在12歲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,更易近視,近視進展也更快。
還有一個時間段尤其要重視——流行病學調查顯示,7歲左右,最容易成為近視。
嬰兒出生時,是輕度遠視。而6、7歲,剛好是孩子開始上小學的時候,用眼時間突然增加,超過刺激負荷,便使得近視出現(xiàn)。
好比種一個南瓜,你給它一個框,它會長成一個框的模樣。眼睛在快速發(fā)育過程中,也是可塑的。你不斷刺激它,它就很容易近視。
一旦在7歲左右近視,通常1年就可以增長75~100度。要等到14歲后,速度才開始減緩,18歲后相對穩(wěn)定下來。
楊教授建議,孩子入小學前一定要詳細檢查視力。遠視少于100度的,要特別小心了,上學后不加以保護的話,很快就會近視。
眼科醫(yī)生的孩子,玩電腦長大,至今不近視。
秘訣是?
楊教授的兒子今年15歲,至今,楊教授的兒子都沒有近視。
這是怎么做到的?
每天步行上下學,保證1小時戶外活動時間,可以適當使用電子產品。
戶外的自然光,對視力是非常有幫助。自然光線是復合光,有足夠的強度和變化,能刺激瞳孔、睫狀肌的活動,使眼睛更靈活。而室內光、電子產品的光,呈現(xiàn)的多是三色光。
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何明光教授曾做過一個實驗:
把一群一年級的小朋友分成兩組,一組每天放學后直接回家,另一組放學后在操場上活動一節(jié)課,持續(xù)觀察3年。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多活動一節(jié)課的孩子,近視發(fā)生率明顯較低。
楊教授總結道:“沒有說多少歲以下不能,關鍵是要縮短看手機的時間,同時,年紀越小,戶外活動時間要越長。幼兒園的孩子,最好每天有2小時;小學以后,保證每天有1小時!
至于戶外活動的類型,沒有特別限定,只要活動時間足夠就行。
劃重點——
長時間看電子產品的小孩,年齡越小,越容易近視,近視的進展也越快。
小孩看手機,把握兩個度、兩個時間——
長度:建議使用距離30厘米以上,更推薦大屏幕的產品。
光照度:過低可引起近視,過高會引起不適。更推薦在有較明亮背景光的環(huán)境下觀看。
使用時間:不超過30分鐘,年齡越小,時間越要縮短。
戶外活動時間:保證每天1小時以上。
孩子瞇眼、歪頭,可能是近視表現(xiàn),要及時帶到醫(yī)院檢查視力。